早期 HER2 型乳癌的治療

早期 HER2 型乳癌的治療

早期乳癌泛指腫瘤可以手術切除 (一般包括第 1-3 期),故手術是治療早期乳癌的關鍵元素,而術前及術後的輔助治療均可為妳帶來潛在益處。(12)

治療方案一 主要適用於腫瘤較大,或淋巴結受影響的患者。

第一步

確診

第二步

(先盡量縮小甚至清除腫瘤)

第三步

手術

第四步

術後輔助治療
治療方案二 主要適用於腫瘤較小,淋巴結沒有受影響的患者。

第一步

確診

第二步

手術

第三步

術後輔助治療

術前輔助治療

又稱術前治療,即手術前給予的治療,可能包括化療、標靶藥物或荷爾蒙治療。早期 HER2 型乳癌的患者可選擇先接受術前治療,術前治療的潛在益處可能包括:

1. 在手術前縮小腫瘤甚至清除癌細胞

2. 將無法以手術切除的腫瘤轉變為可以接受手術

3. 將原本需要進行大範圍切除的手術範圍縮小,以達到保留乳房的目的

4. 醫生可根據腫瘤對術前藥物治療的反應,制訂最合適的輔助治療

如何知道術前治療是否有效?

病理學家會檢測透過手術切除的乳房組織和淋巴結,評估術前治療的成效。如沒有在乳房組織和淋巴結檢測出癌細胞,代表早期治療有效,此現象稱為病理完全緩解(pCR;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有數據顯示,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患者的相對死亡風險較低。(19) 對於不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患者,亦可接受最新的術後輔助治療方案,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20)

術前輔助治療過程是怎樣的?

以往,針對早期 HER2 型乳癌的術前藥物治療主要為曲妥珠單抗及化療的單標靶藥物組合。近年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指引提出,部分患者可考慮在單標靶藥物組合上再加上帕妥珠單抗成為雙標靶藥物組合,以助提高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機會。(20) 如妳和妳的醫生認為您適合接受術前治療,妳可在手術前接受標靶藥物加化療的組合。通常術前治療的療程為6至8個週期(每三週一次);妳將於手術後繼續接受抗HER2標靶藥物的術後輔助治療(手術前和後的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需合共達一年)。

術後輔助治療

– 即手術後給予的治療,可能包括化療、標靶藥物、放射治療或荷爾蒙治療。

– 目的在於消滅手術後在身體可能殘留的癌細胞,以降低復發或擴散的可能性。

 

術後輔助治療的療程是怎樣的?

不論妳有否接受術前治療,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引以及歐洲St. Galle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均建議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須接受合共一年的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輔助治療。部分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如出現有淋巴擴散或其他高危因素),可考慮在單標靶藥物組合上再加上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成為雙標靶藥物組合,以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療程多數為每 3 周一次,首 4 至 6 個月的療程多會與化療一同使用;由主診醫生按病情需要而訂。(18,20,28)

對於已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及成功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可繼續接受包含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的術後輔助治療(手術前和後的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需合共達一年)。若果患者不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可接受抗體-藥物偶聯物T-DM1 為期約10個月的術後輔助療程 。臨床研究顯示,曾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後仍殘留癌細胞的患者接受T-DM1替代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的術後輔助治療能更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20)

部分屬於較高復發風險及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引建議可考慮在完成一年包括曲妥珠單抗的輔助治療後,再接受一年的來那替尼(neratinib)作延長輔助治療;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制訂最佳及合適的治療方案。(20)

妳需要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嗎?

並非所有 HER2 型乳癌患者都要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若妳患的是極早期的侵入性乳癌(如 5mm 或以下,而且沒有淋巴擴散),即使是 HER2 型乳癌,復發風險依然很低,未必一定要採用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

至於 5mm 以上至 10mm 的 HER2 型乳癌,傳統上認為風險不高,所以亦沒有被包括在當初的標靶藥物研究之內。不過,近年有研究指出這類患者的復發風險比以往預測的為高,可達 15-20%,所以現在醫學界亦建議考慮加入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

由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有差異,妳可以諮詢妳的醫生,看看妳個人的情況是否適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加化療。(21)

以上教育資訊由陳亮祖醫生提供。

請按此瀏覽所有參考資料

NPM-HK-0334-05-2020

Last Medical Review: 22 MAY 2020

全方位乳癌資訊平台BC App,提供乳癌藥物資助申請途徑,免除親身申請的舟車勞頓,讓你安心及專注於治療,跨越「癌」關。

治療方案一 主要適用於腫瘤較大,或淋巴結受影響的患者。

第一步

確診

第二步

術前治療

(先盡量縮小甚至清除腫瘤)

第三步

手術

第四步

術後輔助治療
治療方案二 主要適用於腫瘤較小,淋巴結沒有受影響的患者。

第一步

確診

第二步

手術

第三步

術後輔助治療

術前輔助治療

又稱術前治療,即手術前給予的治療,可能包括化療、標靶藥物或荷爾蒙治療。早期 HER2 型乳癌的患者可選擇先接受術前治療,術前治療的潛在益處可能包括:

1. 在手術前縮小腫瘤甚至清除癌細胞

2. 將無法以手術切除的腫瘤轉變為可以接受手術

3. 將原本需要進行大範圍切除的手術範圍縮小,以達到保留乳房的目的

4. 醫生可根據腫瘤對術前藥物治療的反應,制訂最合適的輔助治療

如何知道術前治療是否有效?

病理學家會檢測透過手術切除的乳房組織和淋巴結,評估術前治療的成效。如沒有在乳房組織和淋巴結檢測出癌細胞,代表早期治療有效,此現象稱為病理完全緩解(pCR;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有數據顯示,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患者的相對死亡風險較低。(19)

治療過程是怎樣的?

以往,針對早期 HER2 型乳癌的術前藥物治療主要為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及化療的單標靶藥物組合。近年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指引提出,部分患者可考慮在單標靶藥物組合上再加上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成為雙標靶藥物組合,以助提高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機會。(20) 如妳和妳的醫生認為妳適合接受術前治療,妳可在手術前接受標靶藥物加化療的組合。通常術前治療的療程為6至8個週期(每三週一次);妳將於手術後繼續接受抗HER2標靶藥物的術後輔助治療(手術前和後的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需合共達一年)。

術後輔助治療

– 即手術後給予的治療,可能包括化療、標靶藥物、放射治療或荷爾蒙治療。

– 目的在於消滅手術後在身體可能殘留的癌細胞,以降低復發或擴散的可能性。

 

術後輔助治療的療程是怎樣的?

不論妳有否接受術前治療,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引以及歐洲St. Galle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均建議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須接受合共一年的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輔助治療。部分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如出現有淋巴擴散或其他高危因素),可考慮在單標靶藥物組合上再加上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成為雙標靶藥物組合,以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療程多數為每 3 周一次,首 4 至 6 個月的療程多會與化療一同使用;由主診醫生按病情需要而訂。(18,20,28)

對於已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及成功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可繼續接受包含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的術後輔助治療(手術前和後的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需合共達一年)。若果患者不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可接受抗體-藥物偶聯物T-DM1 為期約10個月的術後輔助療程 。臨床研究顯示,曾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後仍殘留癌細胞的患者接受T-DM1替代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的術後輔助治療能更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20)

部分屬於較高復發風險及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 HER2 型乳癌患者,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引建議可考慮在完成一年包括曲妥珠單抗的輔助治療後,再接受一年的來那替尼(neratinib)作延長輔助治療;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制訂最佳及合適的治療方案。(20)

妳需要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嗎?

並非所有 HER2 型乳癌患者都要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若妳患的是極早期的侵入性乳癌(如 5mm 或以下,而且沒有淋巴擴散),即使是 HER2 型乳癌,復發風險依然很低,未必一定要採用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

至於 5mm 以上至 10mm 的 HER2 型乳癌,傳統上認為風險不高,所以亦沒有被包括在當初的標靶藥物研究之內。不過,近年有研究指出這類患者的復發風險比以往預測的為高,可達 15-20%,所以現在醫學界亦建議考慮加入標靶藥物治療和化療。

由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有差異,妳可以諮詢妳的醫生,看看妳個人的情況是否適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加化療。(21)

以上教育資訊由陳亮祖醫生提供。

請按此瀏覽所有參考資料

NPM-HK-0334-05-2020

Last Medical Review: 22 MAY 2020